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6:24    次浏览
每一代人都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,才能过上幸福生活,你们这一代为什么一毕业就要得到一切呢?你们为社会、为家庭做了什么、贡献了什么?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前辈创造的,你们还不曾作出什么贡献,没有理由提出过分要求。□ 王振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,热烈祝贺法学院2016届473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,顺利拿到属于你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。几年的努力终于修成正果,我为你们高兴。此时此刻,不要忘记了很多人对你们的付出。我们感谢全体老师的辛勤教诲,感谢父母亲友的大力支持。没有他们,就没有你们的今天。同担使命 同其名声知道你们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,有的进入检法机关,有的进入律所公司,有的进入党政机关,其中多达56位同学到基层或西部,或者从事公共服务,据说在全校名列第一,有8位同学获得院长荣誉毕业生的殊荣,恭喜你们!今年,法学院仍然准备了数百万奖励金、奖学金,嘉奖这些优秀毕业生。从你们这里,我看到清华法学院的光荣传统在延续、在传承。最近,某知名教授给我发了一个短信,说他之前在新疆和田一个驻村工作队见到清华法律硕士毕业生,让他感动;最近他在陕西宝鸡见到我们的毕业生蒋铃同学,很上进,很有清华务实兼善天下的味道,也让他感动。他对清华法科办学路子和社会贡献深深赞佩,认为坚持数年,法科必如工科,同担清华使命,同其显赫声名!这就是社会对我们的真实评价。我为你们骄傲!做文明的法治传播者现在你身边都是学过法律的,这个大厅里边的大部分人都是法律人,而且是清华法律人。算上你们,全国广义的法律人包括律师、法官、检察官、法学教师等等,加起来也就大约100万人。相比近14亿人,100万是绝对的“少数民族”。一旦走出校门,你每天面对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没有学过法律的,你不能苛求每个人都要先学习法律,才与你打交道。我们必须承认,法律人与非法律人的逻辑是不同的。你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把法律或者法治的逻辑与社会的逻辑、政府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统一起来,融合在一起。二者冲突是很自然的,谁服从谁呢?有时是他们的错,他们不愿意依法治国、依法办事,我们站在正义的一边。但有时是我们的法律逻辑有问题,不是他们的错,是我们的错。我们钻到自己在象牙塔里设计的法律逻辑里边打转转,走不出来,然后埋怨那些没有学过法律的人不进入我们的逻辑,不跟着我们转。我的建议是,你们既不要谨小慎微,无所作为,也不要狂妄自大,包打天下。要以谦卑的姿态、学习的态度和坚定的立场向社会传播法治文明,促进法律与社会、法律逻辑与社会逻辑的磨合和统一。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很重要,因为可能是我们错了,可能是他们错了。能否把两个逻辑磨合统一起来,这不仅考验你们的法律知识,更考验你们的政治智慧和做人做事的态度。扎扎实实创造一番事业每一代人都要靠自己的艰苦努力,才能过上幸福生活,你们这一代为什么一毕业就要得到一切呢?你们为社会、为家庭做了什么、贡献了什么?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前辈创造的,你们还不曾作出什么贡献,没有理由提出过分要求。如果你努力了、付出了,还得不到这些,你再去埋怨也不迟。现在请你扛着铺盖,卷起袖子,到你的岗位上去扎扎实实干活、创造一番事业吧。我坚信,任何时代都是好时代,任何时候都是好时候,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。任何时代都给那些踏实肯干、积极进取、忠诚勤奋的年轻人留有足够的空间去做出顶天立地的大事。 还有,不要觉得清华毕业就是你将来一定成功的保障。你是天之骄子,人家也是。人家上不了清华,甚至上不了大学,照样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。清华是金字招牌,但不是你成功与否的关键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清华”两字的作用递减,文凭最后可能一钱不值,越来越发挥作用的是你的为人、品德、情商和能力。少些高大上,多些实实在在。法治建设、美好社会从自己身边做起,从解决小事做起,过马路等绿灯,开车要让行人,随时准备排队,随着准备付出自己的爱心,不吝惜表达自己对周边人的关怀关心。这就是我给大家的毕业赠言。最后,我衷心地祝福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艰辛、泪水、心血乃至生命用力撑起共和国的法治蓝天!(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)